——首访历史上多灾多难的波兰
2014年4、5月间, 我和老伴到中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五个国家旅游。这是我们第五次赴欧洲旅游了, 这些国家城市风光的秀美, 多瑙河沿岸景色的迷人, 中世纪古城堡的雄伟, 以及纳粹集中营的恐怖, 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4月25日, 我们经过近9个小时的飞行, 抵达波兰首都华沙。
波兰位于欧洲中部, 面积31万平方公里, 人口3850万。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导致历史上连年战火不断, 几个世纪以来, 版图一再变更。 公元10世纪, 波兰已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从18世纪中叶走向衰落, 成为强邻争夺的对象。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对波兰进行了三次瓜分, 使其从地图上消失了123年, 直到一战后才恢复独立。
二战中, 波兰被德国占领大部领土, 许多城市被夷为平地, 有600多万人丧生。战后波兰被纳入社会主义阵营, 上世纪80年代末, 是东欧剧变后经济发展最好的一个国家。
首都华沙位于波兰中东部, 维斯瓦河两岸, 人口170多万。二战中遭到严重破坏, 经过战后几十年建设, 现已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美丽城市。
在华沙维斯瓦河西岸和古城广场中央, 各矗立着一座人身鱼尾的美人鱼青铜雕塑, 这是华沙的象征。传说, 维斯瓦河有美人鱼,当时一个名叫华尔的男青年, 和一个名叫沙娃的女青年, 结伴乘船来到这里, 开拓家园。河中的美人鱼, 是他们的庇护者。后来这里发展成一座城市, 后人为了纪念他们, 便把俩人的名字合称华沙, 作为这个城市的名称, 同时把美人鱼铜像作为华沙的城徽。
在华沙,我们参观游览了哥白尼雕像, 安放肖邦心脏的圣十字教堂,华沙最古老的圣约翰教堂, 古城广场和美人鱼雕像, 居里夫人故居和肖邦公园,华沙起义纪念碑和犹太人纪念碑, 以及无名烈士墓等景点。
华沙古城是华沙最古老的地区, 也是华沙最有特色的景区, 建于13、14世纪之交, 扩建于 15世纪, 建筑风格为哥特式。1944年, 华沙起义者曾解放了古城, 起义失败后, 德国法西斯把古城毁成一片废墟。战争一结束, 波兰人就着手重建古城,1963年竣工 ,每栋建筑都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在古城中参观游览, 犹如走在中世纪的街道中。广场中央的美人鱼雕塑, 是游客争先拍照的景点。人身鱼尾的美人鱼, 左手拿着盾牌,右手高举利剑,象征着波兰人民不屈服邪恶势力的民族气概。
波兰有许多世界名人, 哥白尼、肖邦和居里夫人,就是他们的代表。
在华沙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 就是坐落在华沙一条街(当地人称为“新年大街”)的波兰天文研究院前的哥白尼雕像。
尼古拉.哥白尼, 1473年出生于波兰, 是波兰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 通晓多国语言, 做过执政官、外交官。他的职业是医生, 但他迷恋天文学, 学习并掌握了天文观测技术。经过多年观测和计算, 他大胆地提出了“日心说”, 并完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天球运行论》。哥白尼的“日心说”, 尖锐对抗了教会的“地心说”, 为当时的教会所不允。但他用毕生精力研究的成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遗产。 1543年5月24日, 哥白尼在弗隆堡辞世。遗骨在 2010年5月22日在弗隆堡大教堂重新下葬。
在华沙一条街
在华沙古城门
在古城广场的美人鱼铜像前
在华沙烈士墓
在犹太人纪念碑前
在波兰天文研究院哥白尼塑像前
在华沙古城一座普通住宅的二层楼里, 我们参观了居里夫人的故居,这里己经辟为博物馆。原住宅房间里, 以图片和文字介绍居里夫人的生平和她的功绩。在住宅里间, 是她的小试验室。当年她就是以这样简陋的环境和仪器, 完成了她的实验。
居里夫人(玛丽.居里)波兰裔法籍物理学家 、放射化学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第一人、法国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 1867年生于华沙,24岁到巴黎读书, 取得学位后从事科学研究, 1903年和丈夫皮埃尔.居里以及亨利.贝克勒, 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年因化学方面的成就, 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她开创了放射性理论, 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了两种新元素钋和镭,从而使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居里夫人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为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参观她的故居, 了解她的生平事迹, 一种崇敬心情由然而生。
居里夫人博物馆
在华沙瓦津基公园入口处, 在一个椭圆形水池旁, 屹立着一座巨大的音乐大师肖邦的塑像。它是用深褐色的装饰铜铸成的, 宽大的底座由花岗石砌成。雕像构思深邃独创, 造型新颖别致。雕像背后是一片小树林, 水池周围是宽阔的绿草坪。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这里经常举办肖邦作品音乐会, 免费供游人欣赏。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年生于波兰中部一个小镇, 父亲是法国人, 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 六岁开始学习钢琴, 七岁便能作曲, 八岁就登台演奏。中学毕业后进入音乐学院, 继续学习演奏和作曲。后到巴黎学习深造, 并不断到欧洲各地演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音乐作品, 特别是钢琴协奏曲。 他的作品具有生动、华美的特点, 受到高度评价, 被誉为笫二个莫扎特。遗憾的是他英年早逝,1849年39岁死于肺结核。
在瓦津基公园肖邦塑像前
4月26日, 一我们乘车四个小时, 来到克拉科夫附近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参观。进入营区, 前来参观的世界各地游客 ,人山人海, 这里己经成为波兰著名的旅游景点。
二战期间, 纳粹首领希姆莱下令修建的这座集中营, 包含3个主要营地和39个小型营地, 面积达40平方公里。我们前来参观的这处主营地, 是波兰原有的一个军营改建的。内部森严壁垒, 电网密布, 设有哨所岗亭、绞刑架、毒气室和焚尸炉。这里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里面曾关押着30多个国家的犹太人、吉普赛人、知识份子、战俘、抵抗组织成员和同性恋者,有130多万人死于这里,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在展室里, 我们看到了整屋子整屋子被关押人员的皮箱、衣物、鞋子、金银手饰和毛发, 令人发指, 惨不 忍睹。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 当时只剩下7650名活着的被关押的人。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里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以警示后人 “要和平,不要战争”。
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
集中营内铁絲网密布
游人为离难者赠送的花蓝
4月27日, 我们游览了克拉科夫古城。
文艺复兴时期,波兰是欧洲东部最繁荣、最强大的国家, 克拉科夫是当时欧洲文化和科学中心。 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 就曾在克拉科夫的雅盖隆大学接受教育。
克拉科夫古城位于市中心, 古城广场上有一尊高高耸立的雅盖隆国王的铜像, 后面有座带拱廊的会馆, 一层是出售纪念品的市场, 二层是博物馆的画廊。对面是有两座钟楼的圣玛丽亚教堂。这座教堂是波兰最漂亮的哥特式古建筑之一。每到整点, 钟声从钟楼响起,而后顶层的一扇窗子打开, 一位教士面对广场, 用小号吹奏一段乐曲, 据说是为纪念一位拯救过这座古城的英雄。
广场上, 出售纪念品和鲜花的摊位, 排列的整整齐齐。一侧的马路上, 停着几辆白色的马车, 等待着观光游客。马车上与车夫并坐一起的, 是位一袭黑衣的漂亮女郎。这成为古城广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游览古城广场后, 我们又参观了雅盖隆大学。这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不大的校舍院子里, 挤满了前来参观的游客。
雅盖隆大学前身为克拉科夫学院, 由雅盖隆国王创建于1364年,为波兰第一所大学。早在15世纪, 它就是欧洲最国际化的一所大学, 拥有近一半的外国留学生。60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著名人士。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约翰三世国王、西伦凯维兹总理、保罗二世罗马天主教皇、以及著名的波兰数学家、人类学家、作家, 奥地利的经济学家,以及波兰和南斯拉夫的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都曾在这里学习过。现今,约80多万人口的克拉科夫, 拥有近 20万大学生, 以及23所高等院校, 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城。
在克垃科夫古域
古城广场上的圣母玛丽亚大教堂
参观雅蓋隆大“学
当天下午,我们乘车行驶300多公里,到达捷克第二大城布尔诺。